7月27日,北京奥运村正式开门迎宾。奥运村恢宏现代的建筑群,36项太阳能等高新技术、42栋微能耗建筑、多项自然储冰空调技术等先进环保的建筑能源利用技术,让五洲四海的宾朋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北京奥运建筑节能为何让世人格外关注?从宏观上说,我国建筑耗能约占国家全部总能耗的30%。其中,门窗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一半。我国建筑数量与能耗均为世界之冠,有人比喻说,北京一年的建设开工量相当于加拿大一年的建筑开工量。同时,我国建筑平均能耗也远高于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筑的机电系统中,空调与照明的能耗约占70%,节能潜力巨大,是节能重点。
奥运村的节能设施是北京奥运会建筑节能思想的折射。进入北京奥运官方网站仔细一数,北京奥运会在京新建场馆12个、改扩建11个、临建场馆8个。记者驱车浏览了部分场馆,对“绿色奥运”有了切身的理解。据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伟光向媒体所作的介绍,奥运工程大量采用绿色环保技术,总建筑面积约199万平方米,其中51万多平方米使用了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6.9%。
据介绍,奥运场馆大量利用太阳能技术。路灯、庭院灯、草坪灯、电子显示屏和热水器等充分利用了太阳能技术,奥运村工地办公室甚至采用了太阳能墙。奥运村、丰台体育中心、国家游泳中心等奥运场馆均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国家体育馆、奥运大厦和丰台垒球馆则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奥运场馆地下车库利用太阳能光导管技术采集自然光,为值班室提供自然光照明。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大显身手。国家体育馆“鸟巢”屋顶上安装了1124块太阳能发电板,它们同镶嵌在玻璃幕墙上的硅片板一起构成了中国第一个与体育馆建筑主体相结合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整个系统能满足体育馆地下车库1.5万平方米的照明,全年可以节电243万千瓦小时。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使用了1437块蓝色气枕。这些气枕能抗高温,能承受一辆汽车的重量。整个游泳中心的绝大部分区域白天无需开灯,3000多个半透明气枕让室内光线充足柔和,膜结构帮助“水立方”节电30%。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148套8米长的光导管搭建了最先进的光导管照明系统。这些光导管把80%的太阳光传导到场馆内。光导管白天采集光源照亮室内,晚上则将室内灯光通过屋顶的采光罩传出,美化夜景。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比赛场馆,特别装备了储存阳光的采光罩。每个气球似的采光罩里藏着将近150个口径达到53厘米的光导管。它能收集并储存室外的光线,通过有放大作用的漫射器将光线均匀地洒进场馆,实现了采光零耗能。